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福建,服务海丝建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具有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较扎实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承闽派中医学术思想,总结和传承导师临床经验,能运用中医经典思维,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中医学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五年左右应达到以下目标: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爱国爱党,坚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志为人类健康而奋斗;坚定的中医信念,具备高尚的医德与敬业精神;
2.专业能力:具有较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功底,丰厚的中医文化底蕴,继承传统中医学术思想;能总结和传承导师临床经验,较娴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
3.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善于在合作互助中相互进步、共同发展;
4.专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坚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理念,在所从事专业领域中有独立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成为铁杆中医。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品德优良、信念执着的医学人文精神,热爱中医药事业,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良好的“精诚至善”内涵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掌握中医经典思维模式的运用,具有比较好的中医传承能力,较强的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传承创新相融合的医学科学精神,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中医学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2.热爱中医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坚持“五育并举”,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4.重视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尊重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5.尊重生命,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在医疗服务中,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为患者的隐私保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6.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7.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9.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维护患者与自身的合法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并发挥中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尤其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哲学、文学、史学等内容,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基本知识。
3.掌握中医经典理论,熟悉中医学术思想发展历史、闽派学术思想和主要学术观点。
4.掌握中医药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
5.掌握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基本知识。
6.掌握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
7.掌握必要的药理学知识与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8.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9.熟悉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知识,了解中医疫病、中医传染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防治,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传播的基本规律和防治原则,以及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
10.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三)临床能力目标
1.熟练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
4.具有合理选择现代临床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
5.具有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以及初步处理的能力。
6.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与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等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7.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8.具有信息管理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9.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10.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中医学
四、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伤寒学、内经选读、金匮要略、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实训)
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七、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五年,学习年限5-7年
学位:医学学士
八、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以周计算)
时 间 分 配
学 年
一
二
三
四
五
教学(含实践教学周)
33
36
36
36
教学实习
6
8
毕业实习
50
毕业设计、论文
考试
4
4
4
4
入学军训
3
毕业教育
2
社会实践
在 暑 期 进 行
合计
40
46
48
40
52
九、专业培养特色
以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 “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积极探索现代院校教育和传统师承教育的有效融合,设置“国医传承班”,突出立德树人主线,围绕福建地域特色,推进福建历代名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临床经验传承工程,强化中医思维与中医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较强临床实践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十、课外培养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开展各种有益的书画、声乐比赛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2.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和科研活动、创造发明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创新学分认定参照《白菜资讯网大全本科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学分认定实施办法》(闽中医教(2021) 107号)。
十一、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体测要求按照《白菜资讯网大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执行。
2.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学习,考核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实习前理论考试、临床综合理论考试、临床综合技能考试、实习考评鉴定者准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