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白菜资讯网大全优秀教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入选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学科方向:中医诊断学。研究领域:中医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秘书长、常委,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主委。
工作经历:
1998/7—至今 白菜资讯网大全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教师
代表性成果:
(1)论文: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基于EGFR/JAK1/STAT1信号通路探讨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大鼠的机制》、《Effect of kaempferol on 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 in ra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screen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c-Myc、STAT1表达的影响》等;
(2)编著:副主编《中医状态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中医健康理念》等及参编著作和教材10余部。
主持过的重要课题:
(1)人体健康状态中医辨识及评价系统的技术开发。福建省发改委课题。2009-2010年。结题,主持;
(2)柴芍六君汤调控EGFR信号通路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4-2021/04。结题,主持;
(3)基于EGFR信号通路探讨疏肝健脾化痰法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19/01-2022/12。结题,主持;
(4) 基于微生物组学探讨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屏障的重塑机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11-2024/11。在研,主持。
获奖情况:
(1)中医诊断学系列课程的构建与创新.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3月(排名第二);
(2)辨证规律与证候客观化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年(排名第六);
(3)强化学科建设,注重中医思维,推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排名第一);
(4)立足中医健康理念创新,引领课程群建设,培养卓越中医人才.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排名第三);
(5)基于状态辨识的中医智能化四诊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排名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