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7年6月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正式获批成立。实验室主体位于学校旗山校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逐渐形成了层次清晰方向明确的科研梯队。
实验室秉承“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立足中医特色,结合已有的工作基础,以中医气血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整体观指导下“筋骨平衡,气血和畅”骨伤治法在创伤修复和骨伤疾病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着眼于骨科康复的发展,突出中医药在骨修复与运动障碍康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在以功能观为核心的中医骨伤康复理论指导下,面向临床实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中医骨伤与康复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理念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验室目前拥有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上肢功能虚拟训练系统、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估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在“筋骨平衡、气血和畅”理论指导下开展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与创新研究,传统功法在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骨关节功能障碍中运动康复疗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及从整体水平深入探讨骨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截止2019年6月,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1项,省部级项目37项,爭取到的各类科研经费达2500余万元。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实验室继续完善以功能观为核心的中医骨伤康复理论,进一步提高基础科研及临床服务能力,中医骨伤与运动康复研究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团队的优势,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医骨伤与运动康复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